中国社会科学网丨浦东配置利用全球资源 以制度型开放形成新发展格局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342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沪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座谈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主持会议并作重要发言。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沈立新出席座谈会并发言。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解超、任小文出席会议。我院杜德斌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一个思想的宝库、一座精神的丰碑、一眼智慧的清泉

徐炯指出,坚持先行先试和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善于集大成,是浦东30年开发开放的致胜之途。浦东开发开放30年历史,是一个思想的宝库、一座精神的丰碑、一眼智慧的清泉,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不竭的动力、启迪和滋养。近年来,上海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凝聚上海市社科界专家学者的优势力量和资源,立足研究宣传浦东开发开放历程及其思想理论价值,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研究交流宣传的成果,有力助推基于中国实践、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徐炯表示,今后,我们要围绕学习领会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动员社科界专家学者资源和力量,继续以理论之维、学术之度、学者之智,进一步梳理浦东开发开放30年历史进程,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基本经验、根本立场和实践逻辑,有力激发其对于当下推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支撑作用,全面系统总结其对于丰富发展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理论价值和思想启迪,为上海全市上下进一步兴起抓学习、抓落实、抓推进的热潮提供思想引领、智力支撑和舆论氛围。

深刻领会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谈到,“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关于“两个放在”和“两个谋划”的背景,值得深入分析探讨。未来30年浦东的定位已相当清晰。首先,浦东的使命就是先行先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区。其次,浦东要加强协调,特别是陆家嘴、金桥、张江、外高桥四个区域的协调,以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的协调。第三,浦东的发展要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认为,浦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区,是党中央对浦东新区发展的新的目标和新的定位。引领,就是要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带动全国实现现代化。从问题导向来看,浦东发展要关注到,特大城市人口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如何解决、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实质性提高。与此同时,浦东还要发挥引领国际化、包容差异化的先导作用,在制度规则上实现突破。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沈立新表示,当前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国内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格局从发展薄弱地区探路试点向经济中心城市攻坚突破,从加工贸易向全方位利用外资提升,从单纯引进外资外技向加快参与建立国际规则转变。上海和浦东站在新的起点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区,不仅要引领制度型开放,也要引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要引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浦东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窗口,不断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浦东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使人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浦东开发开放故事中包含中国发展的制度密码。

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深入探索制度型创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在发言中表示,浦东30年开发开放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发展阶段推进制度话语、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比较成熟的基础,从而能够更好地衔接到“系统集成”的工作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系统集成”概念,对浦东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新阶段、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为我们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引领,促使我们形成系统思维、立体思维、跨界思维、创新思维。第二,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要求我们对经济体制改革起牵引作用。第三,加强改革系统集成,要求我们对经济体制运行创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使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要素组合更加灵活,要素主体更有积极性。第四,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要求我们有更加宏阔的视野来考察新发展环境,更好地动员开发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谋求高质量发展。第五,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要求我们建设好和谐共建的工作氛围,从而不断完善政企、政社、政市运行关系,带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全体民众有更多获得感、有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浦东新区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需要以更加开放进取的心态融入世界市场,学习专业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浦东新区科技发展要更加自立自强,尤其需要在基础研究、实用科技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表示,回顾我们走过的40多年改革开放道路,对外开放从政策型开放走到了制度型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除了降低关税、承诺开放市场以外,还包括政府改革、法律修订等方面。入世在一定意义上是制度型开放的起点。第二个比较典型的时间节点是2013年,中国开始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开放倒逼改革,把政策型开放再进一步推进到制度型开放。中国不仅通过国内制度型开放更好适应全球化,同时还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历史博弈中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一直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型开放不仅意味着中国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包含中国应对全球化新变化的新战略。

进一步提升浦东开发开放水平

关于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以及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上海市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认为,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大致可以分解为:1)提高全球网络联通水平;2)畅通全球价值链、供应链;3)通过发展现代产业,壮大服务业来实现;4)提升全球运作平台的能级水平;5)离岸配置。对于上海、浦东来说,总书记提出,要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不仅是对本地人而言,而是希望所有有志于此的人付出更大的努力。

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亚林认为,总书记提出,要走出一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对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浦东未来的城市发展还肩负着重要任务。一是要开创人民本位观引领社会主义城市发展新理论。二是创建人民全方位参与城市治理过程的新机制。三是要塑造浦东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表示,浦东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断整合聚力。浦东一直致力于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发展要求整合提升,从而不断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持续不断的激发出开放动力。浦东走到今天,每前进一步,都是通过开放倒逼改革。三是创新活力不断涌现。可以说,创新是浦东成长生命力所在。浦东每个进步故事的背后,都有制度型创新和制度型能力的实施。四是包括上海人在内的所有贡献者的干事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上海人理性精神、敬业精神、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在浦东开发开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主持会议并做重要发言

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作主题发言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作主题发言

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沈立新作主题发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作主题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作主题发言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作主题发言

上海市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作主题发言

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亚林作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作主题发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记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

http://www.cssn.cn/jjx_lljjx_1/lljjx_gzf/202012/t20201221_52351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