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以“创新发展,再续辉煌——中国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来自2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学会主席或代表,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南非,比利时、荷兰的专家学者近3000人参加会议。大会举行了2019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及建设突出贡献奖颁奖典礼,我院杜德斌教授、汤建中教授荣获“中国地理学会建设突出贡献奖”。
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主会场
大会邀请了11位中外著名地理学家做大会报告。我院院长杜德斌教授做了题为“四边战略VS四方战略——百年变局下的中美地缘大博弈”的大会特邀报告。杜德斌教授指出,中国和美国,一个是当今国际体系中的崛起大国,一个是守成大国,目前美国的对华战略表现为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安全对话的“四边战略”,中国则表现出以“东稳、南下、西进、北强”为特色的“四方战略”。中美地缘博弈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双方的地缘战略和地缘条件,更取决于双方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基于经济和科技竞争力方面详实权威的统计数据和科学分析,杜德斌教授认为中美博弈和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激烈的,虽然中国的优势在持续扩大,但还应保持充分的战略耐心。最后,杜德斌教授强调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中国地理学、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地缘战略家,他呼吁中国的地理学者当有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应强化对世界地理的认知,发挥地理学者在国家地缘战略方面的重要作用。
杜德斌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杜德斌教授带领我院科研团队一行3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11月3日,由我院刘承良教授、胡志丁研究员负责召集、组织的“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分会场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分为“地缘政治与极地地缘环境”“全球交通与能源安全”“全球创新与地缘科技”“地缘经济与全球贸易”4个主题,近30位专家学者作报告,约60人参加。会上,刘承良教授做了题为“中美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空间演化”的报告,胡志丁研究员做了题为“地缘政治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的报告,段德忠、李春兰、李银河、马腾4位博士后分别做了题为“全球高科技产品贸易结构演化:产品、网络及影响因素”“全球高科技产品贸易结构演化:产品、网络及影响因素”“内蒙古高原地缘环境分析与生态合作战略思考”“中朝边境地区朝鲜非法入境者的迁移特征及应对策略”“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特征及其发展探析——基于学科交叉的视角”的报告,还有覃雄合、史文天、桂钦昌、焦美琪4位博士生做了分会场报告。
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分会场
杜德斌教授在“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分会场对各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要想更好地理解并发展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地理学者应该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一方面研读经典的国际关系著作,深入理解地缘政治理论提出的时代和国际背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世界地理研究。
杜德斌教授分会场精彩点评
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分会场合影
在其他分会场,我院近10位老师围绕不同主题做了精彩报告。包括:在“新时代城市地理学创新发展”分会场,孙斌栋教授作题为“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论第二性地理因素的重要性”的报告,李琬博士作题为“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市域的经验证据”的报告;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分会场,孔翔教授作题为“屯溪老街餐饮业的空间格局与场所营造机理初探”的报告;在“创新地理与区域发展”分会场,孙燕铭副教授作题为“长三角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的报告;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创新”分会场,王列辉副教授作题为“全球高端航运服务业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的报告,明园晨晖学者张维阳博士作题为“重新理解中国城市的全球联系:基于中资企业海外扩展的观察”的报告;在“城市转型与流动性背景下的城市社会融合”分会场,申悦副教授作题为“社区环境、社会网络与流动人口就业——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的报告;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模式”分会场,王列辉副教授作题为“亚洲海上贸易走廊的海运连通性研究(1890-2016)”的报告等,充分展示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