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至2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二届(2024)世界地理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大会聚焦“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主题,设置50个分会场,吸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尼日利亚、比利时、南非、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10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气象局原局长、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大河院士主持。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世界地理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郑必坚做主旨报告:世界大变局、中国大作为与地理大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分别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对大会致欢迎辞。中国福利会副主席、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李逸平出席大会。
梅兵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地理学作为一门深邃而广博的学科,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更是我们理解地球、保护环境、规划未来、管理资源的重要钥匙。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互联互通变得更加广泛和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然具有开放、包容特性的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应当成为也可以成为解决全球问题、推动新质发展的更重要的力量。华东师大的地理学科具有悠长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从李春芬教授带领一支师资队伍的落定,到胡焕庸教授等一批杰出地理学家的加盟,再到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的创立,华东师大地理学科一路走来,不仅立足中国研究地理,更以世界眼光推动地理学发展创新。
郑必坚会长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作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正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正面变局”的重要支点。在百年大变局下,中国既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又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新时代的最强音!”郑必坚强调,“‘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一个常论常新的大命题,在这个大命题之下,中国地理学想要‘赶上时代’和‘引领时代’,就需要改革、需要创新,需要以改革精神推动创新。”
陈发虎院士表示,两年前,中国地理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发起举办首届世界地理学大会,为凝聚全球智慧,推动全球应对、开展全球行动搭建了更广泛的合作交流平台。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积极参与,其中包括众多中国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他希望能进一步激发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使各国在全球变革的浪潮中携手并进,共同探索解决人和环境协同发展的预期。
按照会议日程,在开幕式和发布会结束后,大会进入特邀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德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士王艳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宋长青,新加坡工商管理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外籍会士Lily Kong,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Vladimir Kolosov,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小雷,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刘鸿武,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杜德斌等国际知名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理科学专家为与会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研究报告。
陈德亮院士就地理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发表深刻见解。陈院士指出,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地球系统科学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陈院士分享了其团队近期在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大数据和先进技术,对全球水电站、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了深入评估,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他还强调,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跨国界的合作来解决。
崔鹏院士强调,“一带一路”沿线是自然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地区,其灾害数量和经济损失持续上升,防灾减灾需求迫切。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崔鹏院士根据不同区域和服务对象,建立了不同尺度的风险评估方法,并对“一带一路”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系统性评估。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崔鹏院士提出,防灾减灾工作需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注重灾害的精准预测和综合减灾。他强调,要认识灾害的演化规律与复合链生机制,从控制灾害损失向控制灾害风险转变,并构建韧性社会以更好地应对灾害风险。
王艳芬教授指出,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人类共同的愿景,但当前全球在目标推进上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而王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均衡-发展”量化评估体系则为量化不同SDG目标间的进度差异提供了新视角。她呼吁,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基于大数据和多目标优化的资源管理机制,以及统一的区域合作框架。
宋长青教授对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他强调,通过系统视角研究地理复杂系统,是推动地理学创新发展的关键。开放复杂系统在演化过程中都遵循着非线性规律,非线性研究是地理学在刻画特征时非常重要的手段。当前地理学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理解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并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他还透露,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分析系统的工具,这将为地理学者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
Lily Kong教授阐释了全球城市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地缘政治不稳定、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危机、技术颠覆及社会分裂,并指出构建城市韧性是应对这些问题的关键。她强调,韧性城市需融合科学与艺术,科学维度依赖数据驱动和技术创新,如AI、区块链与智能基础设施,而艺术维度注重社会凝聚力、信任关系与文化归属感。同时,她还强调,信任和参与式治理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只有通过透明的政策制定、公众对话与跨部门合作,才能形成社会和谐与技术可靠性的双赢局面。
Vladimir Kolosov教授探讨了俄罗斯应对区域不平等和地缘经济挑战的新策略。他指出,俄罗斯区域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于少数大都市地区,这种不平衡发展加剧了城乡差距和区域内的不平等。“俄罗斯2024版空间发展战略”试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覆盖,确保边远地区居民的基本需求,同时将气候变化适应、国家安全及区域合作纳入核心议程。尽管新战略有所突破,但他也为具体方案表示担忧,因为资金短缺和区域协作不足等问题可能影响政策的实际效果。为此,他建议加强前瞻性规划和灵活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区域合作和资源分配,推动更加包容和持续的空间发展,以更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张小雷研究员就中亚城市发展与国别研究进行了报告分享。他指出,中亚作为温带极端干旱大陆环境的典型区域,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缘位置,成为“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的重要节点。尽管全球化背景下中亚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但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开发,这一地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张小雷还强调了中亚城市与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指出需要加强对中亚人文、经济地理、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亚国家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时,他也提到了干旱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适应的影响等前沿议题,为未来的中亚城市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鸿武教授就区域国别学的构建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享。他表示,区域国别学不仅是专业学科,更是国家战略的支撑力平台。在当前全球背景下,中国地理学家应更加积极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学科创新突破,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刘教授强调,区域国别学应聚焦特定区域和国家的实际问题,重视学科知识和思想形态的地域适应性、时空关联性。他特别提到,地理学在区域国别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当前在学科设置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希望未来能加强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的对接。在谈到中非合作时,刘教授表示,中非智库论坛、中非大学联盟等平台为双方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对推动中非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杜德斌教授就百年变局与中国地理学的新使命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强调,大国竞争就是守成国家和崛起国家之间争夺世界主导权的竞争。在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地缘政治学的出现进一步服务了大国竞争。面对当前的中美地缘大博弈,杜教授指出,地理学应服务于国家的全球战略,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开路先锋。他提出,中国的地理学不应仅局限于研究中国本身,而应具有全球视野,研究地球表层、全球及世界的地理学。为此,他呼吁中国的地理学界应加强世界地理和区域国别研究,推动地理学的全球转向。最后,杜教授用胡焕庸先生的话作为结语,强调地理学研究既要用“显微镜”,横察中国现世;更须用“望远镜”,纵观世界大势。
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葛岳静主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史培军,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商务印书馆原总编辑、编审李平,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教授鹿化煜,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刘云刚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杜德斌就“如何担负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责任,如何让地理学在大时代做出大学科的大作为”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精彩陈述和激烈交锋。尽管各位专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但都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核心议题。葛岳静教授认为,无论是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思维模式,还是从地理学意义上构建世界联系、世界相互依存的共同模式,都是我们共同研究的领域和关注点。她呼吁,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中国地理学者应带着对国家使命的关注和对地球负责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寻求更好的答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地理学将为中国发展、为世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构建和平、和谐的世界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4)》指数报告,并宣布《胡焕庸文集》编辑出版正式启动。此外,本次大会还设立近50个分会场,累计将开展近600场专题报告、研讨活动。与会专家们围绕区域国别地理的理论与方法、非洲气候变化与SDG、“双碳”目标与气候治理、地缘政治与地区冲突、“一带一路”与世界城市发展、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与城市群协同创新、大变局时代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网络、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治理、“世界地理”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区域国别研究、大国地缘博弈与极地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与国别研究、全球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互动,从多个维度、多个侧面,系统性、创新性阐述全球性的主要地理问题,为世界地理的发展再添精彩一笔,绘就美好新篇。
相关报道见:
华东师范大学 | 2024世界地理大会开幕,重磅发布三大成果!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BWCOwgEZ1E6Ld7Wdwt8wQ
新华社 | 2024世界地理大会在沪召开 发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290098?d=134dae3&channel=weixin
央视新闻 | 关注全球科创态势 探寻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日报 | 华东师大发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4)》
原文链接: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11/24/WS6742d256a310b59111da52c5.html
科学网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4)》面向全球发布
原文链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411/24/WS6742d543e4b0cb2d1eed2767.html
人民网 | 2024世界地理大会在上海举办,探讨“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482014-500005948406
上观新闻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百强:美国27个中国21个,亚太入围城市数量首超欧洲北美
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1893
文汇报 | 中国21城进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百强,北京上海稳居第一方阵
原文链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58575
解放日报 | 全球科创中心百强发布
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article/share?id=38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