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地理馆召开发展咨询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研究院建设工作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上海纽约大学前校长俞立中、原上海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薛沛建、原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徐美华和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张建松受邀参加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人事处处长濮晓龙、科技处处长杨海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院长何青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邢和祥出席会议。研究院院长杜德斌及全体研究团队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杨海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主持。
咨询会现场
会议伊始,杜德斌院长汇报了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2021年度工作总结,从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立德树人及社会影响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院这一年取得的新突破与新成效。他指出,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围绕科技创新和地缘战略,重点开展“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工作,不断推动地理学科发展,为国家和上海市战略需求服务。
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汇报工作总结
钱旭红校长充分肯定研究院在学科建设及决策咨询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将为研究院的课题研究与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他强调,当前国际形势下地理学科研究尤为重要,希望研究院未来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科技与地缘领域的研究特色,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讲话
俞立中校长指出,地理学科作为华东师大的亮点之一应该继续传承与发展。他表示应利用地理学科的优势,引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研究体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上海纽约大学前校长俞立中讲话
薛沛建主任高度评价研究院的前瞻性研究,他强调,地方乃至国家关于科技布局与发展的重要决策都需要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研究作为支撑。
原上海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薛沛建讲话
徐美华秘书长表示,研究院整合国际地缘环境和国家创新战略,从软科学到硬技术,贡献了大批独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和重要的决策咨询报告。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合作的空间,面向现实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探索软科学领域合作的基础和源泉。
原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徐美华讲话
张建松主任对过去一年研究院对新华社调研部工作给予的支持表示了感谢,表示希望未来与研究院在“科技反围剿”“全球、太空、深海和极地软科学”等研究领域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为国家战略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张建松讲话
唐玉光秘书长指出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趋势,而地理学科的思维模式具有综合性,希望未来研究院可以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在发展学科交叉方面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发言
濮晓龙处长从学校职能部门管理的角度,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撑研究院的课题研究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濮晓龙发言
何青院长强调加强地理学科内部,尤其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与综合研究十分重要,希望未来能与研究院加强合作,共同建设一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专家队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院长何青发言
邢和祥院长从产业技术研究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希望地理学科及软科学研究能提供更多的基础性研究服务,为城市及国家的科技战略发展及产业布局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邢和祥发言
朱军文院长对各位专家发言进行了总结,并表示研究院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优势,文科院未来也会在各个方面加强与研究院的合作与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发言
本次研讨会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晰的思路与方向,必将有力推动研究院走向更高水平,未来研究院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华东师大世界地理研究方面的优良传统,夯实华东师大在世界地理研究方面的全国核心地位。
2021年,研究院面向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科技创新战略、地缘安全战略两大研究方向,持续深入地进行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本年度,基地建设取得新的成效,3项评估工作全部获评优秀,包括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5-2019年工作评估获评优秀、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杜德斌工作室2018-2020年工作评估获评优秀、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2018-2020年建设评估获评优秀(排名第一)。此外,本年度研究团队出版多部重要著作,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SSCI、SCI期刊论文22篇,CSSCI期刊论文36篇,基地新增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多份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和上海市领导批示,《面向2035的上海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布局研究》获第十三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充分彰显了研究院的科研实力与决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