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 | 人才匹配为何“配”不上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10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才供需匹配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一方面是高科技企业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用工荒”;另一方面是人才过剩,“提高就业质量”的呼声涌动。人才匹配结构性难题的根源在哪里?该如何去破解?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教授受邀发表观点,此文发表于《上海科技报》2024年6月12日一期中。

编者按:高科技企业是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超过2.4万家。为关注企业所思所想,服务上海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报记者调研了近20家有代表性的上海科技企业,了解它们发展中的瓶颈障碍和发展诉求,并就一些关键问题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希望通过系列报道进一步推动上海高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刊载于2024年6月12日《上海科技报》头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才供需匹配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上海连续13年上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始终是国际人才逐梦的热土。2018年以来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攀升,5年间增加了近百万人。

即便是人才资源丰富,但是在上海很多高科技企业中,找不到合适人才现象的情况依然不少。

“科创帮”是国内专注于企业创新服务与技术转移转化的国有参股专业化机构,每年仅在长三角服务的科技企业就有2000多家。除了帮助企业根据需求寻找可匹配和对应的科技成果,创始人唐晓琳最近还在忙着帮企业找寻优秀的研发工程师,希望把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这样的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稀缺。

上海欧朔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珲也遇到类似问题,企业为各大产业提供全自动化的无人包装系统,订单量处于饱和状态,90人规模的企业年产值近1亿元,但能把市场需求变成实际图纸的研发工程师在招聘市场上难以寻觅到,这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同样遭遇“人才荒”的还有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企业发展迅猛,但是目前最缺的是为高端材料制造匹配的专业技能人才。市场上这类人才很难寻觅到,如果企业自己培训,费用又是十分昂贵,每年需求量不超过10个人,订单培养人才的道路也走不通,大多数高校也不愿去接纳这样的培养规模。

一方面是高科技企业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用工荒”;另一方面是人才过剩,“提高就业质量”的呼声涌动。人才匹配结构性难题的根源在哪里?该如何去破解?

结构性“缺人”背后是产业发展在加速

在上海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蒋媛媛副研究员看来,出现人才不匹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发展速度大大快于高校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速度。她举例说:“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已达到2137亿元,很多产业亟需服务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近40%投资事件指向新成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公司,但目前高校培养的相关人才数量不够,无法满足企业现实需求。”

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去年12月召开的2023年上海卓越工程师论坛上,10位工程师获得“上海杰出工程师”称号。他们大多是研发工程师,解决的是科技成果“从1到10”的跨越问题。

今年4月,复旦大学彭慧胜院士团队走通“纤维锂离子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打造了纤维电池连续化制备方法,建立中试生产线,其背后是几位工程博士的助推。

“现在市场上缺乏的是将科技成果变成实际生产力的人才队伍,还有根据企业需求能够快速完成产业升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这些人才能加快实现‘纸变钱’的过程。”上海市工程师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自膨胀式牛心包生物瓣膜,背后就是陈国明等工程师的努力。“他们精通成果相关的生命科学、机械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各个科学领域,助推了成果产业化,推动了企业的崛起。我们正在引导高校和企业予以重视,加速相关人才的培养。”

“为了解决重大工程实际应用问题,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但这对于中国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的需求,远远不够,高校学科指南总是落后于产业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教授认为,传统的学科调整已赶不上市场的变化速度,目前大学教材上的一部分知识已被市场所淘汰,培养的人才到了社会上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亟需构建新型继续教育体系

快速应对人才匹配难题的方法,可能是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有较强应变能力的继续教育体系。

“目前,国内就业市场上存在不少具备学科基础知识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找到合适工作。上海市相关单位正在开展待业青年再上岗项目,其中包括了面点师、营养师的培训再上岗。能否再进一步拓展工作,摸排区域内科技企业的人才需求,将这些需求向待业青年进行公布,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委托相关职业教育机构,对待业青年进行中短期培训,提高人才匹配率。”蒋媛媛认为,这样可将企业需求、人才上岗意愿、专家资源充分调动和融合起来,短期内帮助解决难题。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实施。2019年,德国政府宣布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战略”,希望在数字化时代加强人才培养、营造新型继续教育文化,把继续教育作为德国应对数字化转型风险和抢抓转型机遇的制胜之举。这项国家战略联结了包括德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商界、工会等各种力量,共同致力于为劳动者提供透明且易获得的继续教育机会。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内涵,其本质不仅仅是提高个人修养,而是蕴含着提升产业转型的潜在能力。”杜德斌说,“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高科技企业非常重视继续教育,甚至还创办大学,其背后的逻辑值得深思,目的就是为了追赶高科技的脚步,希望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原有的继续教育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应适时承担起责任。”

未来需打造适应智能社会的教育范式

继续教育体系的加盟可在短期内解决迫切需求,但要大范围解决人才匹配的难题还需要建设适应智能社会发展的教育范式,这需要从认知思维、结构模式和框架设置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推动。

杜德斌认为,过去强调高校和高科技企业要紧密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现在到了需要加强合作培养人才的时段了,校企应携起手来以最快速度高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这背后是教育体系自身的变革。

在上海社科院高子平研究员眼中,人才匹配是表象,范式落后和政策碎片化是根源。他认为:“目前上海的经济发展源于创新驱动,强调的是开放式创新,基本特征是科学与技术、技术与社会、技术与市场、技术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大幅度缩短,沟通速度在加快。需要进一步协同政府机构、教育系统、科研系统、产业领域多方目标,从而促进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

智能时代开启,历史的车轮已经拐弯,社会需要全新教育供给模式。高子平认为,目前中国教育供给模式还是工业时代模式,一流大学都是按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来布局,学院式研究模式和象牙塔式教育模式的传导机制已跟不上技术迭代的周期。“打比方说,刊发论文的评价机制可能适用于工业时代,但在智能社会中,产业需要的是快速投入应用的高质量成果,以及快速适应变化的集研发和应用能力于一体的人才。”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底层逻辑是智能社会的建设,高等教育中学科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更替机制重建、师资知识-能力结构的转型是解决人才匹配的关键所在,教育范式要适应智能社会的底层逻辑,现在倡导的新文科建设和新工科建设都是基于范式转变而进行的政策调整。教育范式转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未来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高子平说。

记者手记:

“人才匹配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今天背后的根源与过去几十年的情况不一样,根本原因是知识更新速度在大大加快,传统教育体系在知识快速迭代过程中无法做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在市场需求面前出现反应速度滞后的状态;继续教育体系又没有快速“补缺”,导致“人才缺乏”和“人才过剩”这样尴尬情况的出现,影响了上海科创资源的高效运转。

打造实时满足市场需求的继续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是破解“人才匹配难”障碍的答案,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共赢共荣,让科技企业生机勃勃,让人才如鱼得水,这是各个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