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对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繁荣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机制,打造一流地理学科,再出新动作。1月12日,“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世界地理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校举行。
会上,地理学家院士秦大河、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与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一同为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揭牌,秦大河受聘华东师大双聘教授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主任宋长青、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金凤君、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院长薛德升,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的40余位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华东师大的师生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华东师大人事处处长施国跃主持中心成立大会,科技处处长张桂戌和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主持专家研讨会。
梅兵在致辞中表示,世界地理作为华东师大的“明珠”学科之一,曾拥有胡焕庸、李春芬等一批杰出的世界地理学家。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华东师大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曾经是全国最大的世界地理研究机构。近10年来,以杜德斌为代表的一批华东师大中青年学者围绕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缘战略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推动中国的世界地理学科复兴与繁荣贡献了师大力量。目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为中国地理学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赋予地理学特别是世界地理学科新的重大历史使命。她强调,华东师大地理学人要继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理学家的优良传统和科学精神,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长,紧跟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树立全球眼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努力构建能够体现中国智慧、中国风范、中国气派的地理学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和学科范式,不断提升华东师大地理学科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地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随后,钱旭红为秦大河颁发双聘教授聘书和研究中心主任聘书。秦大河、张国友、梅兵、钱旭红共同为“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揭牌。
秦大河在会上表示,要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起来,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性问题。他指出,中国地理学要进一步加强世界地理和地缘问题研究,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华东师大从老一辈地理学家李春芬,到现在的杜德斌带领的强大团队,都体现了很好的学术传承。最后,秦大河指出,发展世界地理与地缘问题研究是国家发展的需求,“地理学是国家发展的法宝”,推进世界地理和地缘战略的研究势在必行。他呼吁国内地理学者联合起来,共同建设一个强大的地理学,助力中国在国际上真正站到强国地位。
张国友在致辞中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基础应用而言,中国的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绝大部分是地理学家完成的;从国家战略来讲,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些国家重大工程都离不开地理学家的参与;在国际层面,“一带一路”建设,地理学家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出,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素来出自华东师大,由华东师大、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至今已举办7届。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将推动中国世界地理和地缘战略的研究,也将进一步夯实华东师大在世界地理研究方面的全国核心地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急国家所急,助国家之力。
最后,秦大河对研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社会需求是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一门学科的生长、发育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支撑,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对地理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诉求,同时也为学科发展带来崭新的历史机遇,地理学者一定要坚定信心、坚定信念,大力发展世界地理学科。他对中心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计划:一是要整合校内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队伍,对世界全球性问题和区域地理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研究;二是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并提议将世界地理至少作为二级学科来建设;三是统筹规划,聚焦重大问题,集聚全国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为国家重要领域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图文:单雯 符哲琦)
责编:张阳
本文转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网
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2414/2020/0114/content_31699681_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