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智库看两会 |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努力与挑战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265

春意盎然,绿满中国。3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正在做哪些努力?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接受国创会读懂中国·智库看两会栏目专访,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他的观察与思考。


记者: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全球气候状况如何?人类活动是不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秦大河: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公报指出,当前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2020年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平均浓度再创新高,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平均浓度分别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49%162%23%20218月份发布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评估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造成温室气体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当前人为辐射强迫为每平方米2.72瓦,比2013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报告所评估的每平方米2.29瓦高20%左右,所增加的辐射强迫中约80%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


众多科学理论和模拟实验均验证了温室效应理论的正确性。只有考虑人类活动作用才能模拟再现近百年全球变暖的趋势,只有考虑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变化的影响才能解释大气、海洋、冰冻圈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方面的变化。更多的观测和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全球范围内陆地强降水加剧的主要原因。此外,更多证据还揭示出人类活动对极端降水、干旱、热带气旋等极端事件变化存在影响。在区域尺度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或气溶胶浓度变化等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

 

记者:中国制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正在做哪些努力?面临哪些挑战?


秦大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迅速增加。但同时,中国的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在迅速降低。不过,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300克左右),我国的碳强度仍然偏高。因此,中国把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作为主要行动目标。


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行动成效来看,自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持续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制定实施各项战略、政策与行动,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相比2005年则下降了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此外,我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与节能提效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9%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集团都出现了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的趋势,其中欧盟提前4年实现了2020年减排目标并通过绿色新政进一步提高了2030年减排目标的力度;美国拜登政府在2021年重返《巴黎协定》并推动美国2050年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是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印度的4倍,而欧盟国家普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达到了碳排放峰值,欧盟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碳排放峰值时间相隔六七十年;美国在2010年前也已经实现了碳排放峰值,与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也相隔四五十年;我国从碳排放峰值到实现碳中和仅有三十年的时间,且单位GDP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这都意味着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为艰苦卓越的能力,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和为全球气候治理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在COP26气候治理谈判关键时刻,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为COP26的气候治理谈判注入了政治信心,为维护和推进《巴黎协定》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加速实现低碳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碳中和目标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现实需求,气象部门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各项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力,提高参与国际气候变化科学评估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秦大河: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团结合作,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共建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的决议。1990年,IPCC发布第一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终目标是稳定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以使生态系统能自然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公约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和目前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仍相对较低。1997年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了《京都议定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律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和义务。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首次正式提出了将温升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前2℃的长期目标。2015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于201611月正式生效。201811月,联合国卡托维茨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202111月,受疫情影响推迟一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协议》,中美在会间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宣言。


正是因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不断深化,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的共同意愿和紧迫需求。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全球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正如20214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携手合作,持之以恒,重信守诺,共同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而努力。


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更长期、更深层次上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各国都在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而努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015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并在开幕式发言中全面阐述了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方案,为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做出历史性贡献。20169月,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并交存批约文书,体现了大国担当。20209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峰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1212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了中国气候行动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记者:19897月,您和另外来自5个国家的五位开启您的第三次南极科考。220个昼夜,艰苦跋涉近6000千米,经过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成为第一位穿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同时您还采集了800多个沿途冰盖表面1米以下的雪样。此次科考以及您收集的雪样对中国冰川学/冰冻圈科学研究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


秦大河:谢谢对我本人及冰冻圈科学的关注!很荣幸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与了人类史上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科学探险活动,获取了一批宝贵的雪冰数据,基于此,系统地揭示了南极冰盖表层物理过程、雪冰气候环境记录的形成、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使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跃登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受益于这次南极考察的科学积累和社会影响,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创建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申请到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群体和科技部“973”计划等多项重大项目,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冰冻圈科学研究集体从创建冰冻圈科学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编著系列教材、筹建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开展了多学科、跨尺度的综合研究,在冰冻圈变化过程、机理和模拟,冰冻圈与其它圈层相互作用,冰冻圈灾害、影响与适应对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冰冻圈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和人文深度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是认识自然规律,服务人类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冰冻圈研究从加深对冰冻圈各要素及圈层整体的规律认识,到拓展冰冻圈科学的应用研究,实现了从传统基础研究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跨越,标志着学科的日臻成熟。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的重大标志性活动,针对雪冰为体育运动界面的特殊需求,过去5年来,我国冰冻圈科学团队在雪冰物理关键技术环节上集中攻关,为保障冬奥顺利举办和推动中国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冰冻圈科学应用研究的发展。

 

原文转载于中科院国创会:读懂中国·智库看两会 |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努力与挑战

监制:晓今

编辑:郭创

https://mp.weixin.qq.com/s/pWeUtrHam95WE305K6_V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