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首次面向全球发布。报告显示,北京、上海跻身十强,位列第一方阵,中国20座城市进入全球综合排名百强。
全球创新版图
三足鼎立,北美亚太占据“两极”
当前,大国间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团队从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五个维度出发,对全球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个城市,进行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科学测度。
报告显示,全球科创中心分布呈现欧洲、北美、亚太三足鼎立格局,综合排名前100的全球科创中心,34个在欧洲、30个在北美、29个在亚太。
“进一步看,综合排名前30的高等级科创中心,北美和亚太地区分别有13个和9个,且两个地区皆有4个进入十强。”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委会主任、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教授表示,全球范围来看,欧洲仅有两座城市进入全球十强,显示出创新后劲不足;北美仍处于创新优势地位;亚太地区在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上表现最佳,但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仍是其短板。
中国强势崛起
京沪跻身前十,20座城市进入百强
从综合排名的上榜城市看,旧金山-圣何塞综合排名第一,并占据3个单项冠军,拥有绝对优势。北京超越波士顿,进入综合排名前五,并夺得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的单项冠军。上海跻身前十,位列全球科创中心第一方阵。中国共有5座城市进入榜单前30,20座城市跻身百强,数量均仅次于美国。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强势崛起。“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不仅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上位居全球第一,在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上也仅次于旧金山-圣何塞。”杜德斌认为,这体现出近十年来,中国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上取得的长足进步。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此次中国进入全球综合排名前100的20座城市中,有一半位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与此同时,在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单项排名上,中国有6座城市跻身前30,说明以实体经济支撑的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驱动全球产业变革、策源全球技术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中国的科创中心建设在卓越创新人才、顶尖科研主体、创新引擎企业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在综合排名前100的科技创新中心中,美国独占26席,比中国多6个;美国有13个城市进入30强,两倍于中国。▼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上海优势明显
多个指标进入全球前五
自2014年开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上海已在诸多方面形成明显优势。根据此次测评结果,上海综合排名全球第10,五个单项排名均在15名之前。
目前,上海吸引外商研发投资规模和全球风险投资金额达863.5亿美元,位列中国城市之首、全球第五。同时,全球独角兽300强名单,上海拥有16家企业,位居国内第二、全球第四。2021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达6698亿美元,首次进入全球前五。上海不但形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前沿技术产业集群,而且在机械设备、钢铁制造、化学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上不断突破。
然而,与排名前五位的城市相比,上海在卓越创新人才、顶尖科研主体、创新引擎企业、高质量创新成果、高水平开放创新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杜德斌认为,上海应在培育科技“引擎”企业和卓越创新主体、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
新闻来源:北京上海跻身全球科创中心第一方阵,文汇报,2022-11-28
记者: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