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SC|于英杰、杜德斌等:解译全球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价值网络轨迹及其创新效应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12

摘要:在全球技术革命持续推进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本研究引入网络视角,突破传统线性价值链分析范式,系统考察全球价值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特征。基于1995年至2020年全球增加值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绘全球价值网络的演进轨迹,并实证评估国家在网络中的结构性地位对其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网络逐渐呈现出以美国和中国为核心的 “金字塔”结构,前者主导价值输入链,后者主导价值输出链。回归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加权度和中介中心性的国家表现出更优的创新绩效,验证了网络结构通过知识溢出、整合与过滤机制对国家创新形成的重要影响。上述发现强调了全球价值网络地位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全球价值网络(GVN);社会网络分析(SNA);核心-边缘结构;网络中心性;国家创新效应


内容要点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国家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正加速迈向智能化与数字化,深刻重塑传统的研发、制造与产业组织模式。“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激化了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发达国家出现制造业“回流”趋势也导致高附加值环节收缩,推动全球价值链重组。在此背景下,各国加快构建多元化、本地化的供应链体系,以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由此,国家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结构性地位愈加重要,不仅关系到资源获取与价值流动,也影响其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

本研究基于过去25年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增加值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动态描绘全球价值网络的结构演化,揭示其背后的“金字塔式”等级格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知识溢出、整合与过滤机制作用下,不同网络位置对国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期全球价值网络主要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三大区域连结,德国、美国、日本居于网络核心。自2011年起,美国与中国的中心地位显著上升,分别主导价值输入与输出链。实证结果表明,加权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均显著提升国家创新水平,前者强化知识溢出,后者整合异质知识、优化信息传导路径,增强国家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战略主导力。

尽管在理论上新兴技术可能为边缘国家带来潜在的机会,但是,过去25年全球价值网络的经验结果表明,马太效应与网络结构的不对称性依然在强化,这带来了新的结构性挑战。一方面,核心国家的长期主导地位可能导致路径依赖,使其创新体系固守既有优势领域,降低对技术前沿变革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其对知识流动和合作通道的主导权,可能对边缘国家形成“结构性排斥”,限制其资源获取与技术追赶进程。这种不均衡的网络格局是否将进一步固化全球创新体系的等级结构,是未来研究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25.12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