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丨刘承良:技术转移地理的“三位一体”理论框架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10


2024921日,2024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分论坛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4青年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承良教授作了题为“技术转移地理的‘三位一体’理论框架”的主题报告,汇报团队在技术转移地理领域的理论思考。



921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百人论坛、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专业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团队、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2024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分论坛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4青年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承良作了题为“技术转移地理的‘三位一体’理论框架”的主题报告。以下是他的发言整理:

今天,我将向各位汇报我们团队在技术转移地理领域的理论思考。技术转移是指某种技术通过某种途径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商业化过程,技术权转让是其中最正式、最广泛的途径之一。技术转移之所以产生,源于技术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所导致的技术势差。它通常表现为不同主体基于技术供需关系,在地理空间中形成的复杂网络。基于此,我们将技术转移解构为三个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空间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其中,文化子系统包括技术转移的主体、对象(客体)及其所处的创新环境(主要受制度和文化影响);网络子系统表现为因技术交易而形成的系列创新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空间子系统则是这些相关主体、技术及其网络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表现出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演化。由于时间所限,下面我重点从技术转移的主体及客体、节点及通道、空间结构及影响机制三个方面介绍这一概念框架:

第一,我们来理解技术转移的文化系统。其核心在于一系列创新主体。早期的技术转移主要依赖于产学研合作,技术供体通常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受体则为企业。为了加速技术转移转化,政府、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逐渐介入,主体的多样性不断增加。其中,企业是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核心主体。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技术转移中发挥主导作用和占据引领地位,但也不能忽视中小型企业的作用。通过分布式创新,中小型企业在接受龙头企业技术转移或分包的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学习者,实现自主创新,这些技术进一步回流至龙头企业,形成技术的反转移,从而促使中小型企业不断成长为新的龙头企业。学术界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不仅为技术转移体系提供源头性知识和相关人才,而且通过设立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内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为政府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像东亚的创新型国家。中介机构,特别是技术经纪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弥合技术转移体系内部的结构、认识和文化差异。它既可以由高校及研究机构或企业设立的技术转移机构组成,也可以由政府构建的技术转移平台承担。根据经纪人在技术转移网络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其角色可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协调者(Coordinator)、咨询者(Consultant)、守门员(Gatekeeper)、代理人(Representative)和联络员(Liaison)。

中介机构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组织维度上为技术的供需双方提供系列代理服务,主要包括技术代理、招标代理、投融资、产权交易等,实现和加速技术转移转化;第二,技术维度上为技术的供需双方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主要包括技术信息搜集、筛选、分析、集成、加工,以及技术中试、工程化、咨询、评估、培训等,保障技术转移转化的科学而精准;第三,环境维度上为技术的供需双方营造创新文化氛围,通过强化双方交流互动,提供技术转移担保,营造良好的信任机制和集体学习机制,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的高效和倍增。

技术转移文化系统的客体主要由广义的知识构成,通常划分为原理性的科学知识和应用性的技术知识,也可以划分为资本嵌入式的硬件知识和信息嵌入式的软件知识,软件知识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和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还可以根据知识基础,划分为解析型、合成型和象征型知识,解析型知识集中于以科学研究导向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合成型知识多体现于实践应用导向的工程和服务产业,而象征型知识主要应用于文化艺术导向的创意产业。特别指出的是,隐性知识尤其依赖面对面的交流,必须通过创新主体进行集中学习实现爆发式创新。



第二,我们来解析技术转移的网络系统。它是由一系列的节点和通道构成的创新网络。其中,节点可以是不同创新主体,从而形成了技术转移的社会网络;也可以归并为创新主体所属的不同空间单元,包括全球、国家、区域、地方等不同空间尺度,从而基于技术转移的社会联系形成技术转移的空间网络。通道则是节点基于技术转移所形成的路径,表征为技术转移联系的渠道和方式。主要包括三种:第一,“全球通道”(Global pipelines),是指通过合同采购、联合开发或专利转让等形式实现的正式技术转移,这里的“Global”通常理解为“外部的”,并不是全球尺度,它可以是相对某一技术转移网络之外的多种空间尺度;第二,“地方蜂鸣”(Local buzz),即技术转移的非正式联系,因地理邻近性作用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扩散,这里的“Local”也不全是“地方的或本地的”,也可以是通过跨国会展或会议成为全球性的、临时性的,还可以依赖线上会议或视频交流成为虚拟的;第三,“全球-地方通道”(Glocal pipelines),前两者是关系经济地理学家H.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聚网络演化模型,我们在此基础上强调技术转移的全球地方化互动,提出“全球-地方”双通道概念框架,将技术转移网络的外部通道归并为两种路径:一种是本地与国内其他地方的技术输入和输出,另一种是本地通过跨国公司与国外其他地方建立技术转移联系。之所以如此区分,主要因为技术本身具有地缘政治属性。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成为大国竞争的主阵地,一个地方的技术追赶究竟是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有利,还是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从国内其他城市吸收技术更有效?我们希望探讨这两种通道对本地创新能力和技术库的影响。

最后,我想谈谈技术转移的空间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可以分解为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与层级结构,这类似于物理学中实空间、相空间和序空间的三分法。技术转移的空间结构即为技术转移主体、客体及其网络关系的地理分布和组合,属于技术转移的实空间范畴。技术转移的时间结构讲的是技术转移的时序发展过程和规律,具有周期性、动态性,对应了广义的相空间。技术转移的层级结构则是指技术转移的主体、客体及网络的规模等级结构,往往遵循位序——规模法则和无标度性分布,与序空间内涵一致。经典的哈格特区域结构六要素:流、路径、节点、等级、域面及扩散,也可以归并为空间结构(如流、路径、节点、域面)、时间结构(如扩散)与层级结构(如等级)三个维度。根据全球管道——本地蜂鸣模型,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结构可抽象为全球性、全球地方性、地方性和离散性技术转移网络四种形态。根据网络组织规模及方式,技术转移网络的层级结构主要有三种划分方式:全球级、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自我网络级、社区网络级、全局网络级;核心—边缘式、轴—辐式。此外,技术转移网络的时间结构具有三重性质:周期—动态性、依赖—创造性、突变性。一是技术转移网络化过程表现为一定的动态周期性,类似生物组织,技术转移网络在内生和外在机制共同作用下,遵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孕育到衰退或重生的周期性规律。二是,技术转移网络兼具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一些创新后发城市,比如深圳,通过培育创新生态环境、融入外部创新网络等方式迅速成长为新的技术转移枢纽,而一些落后地区可能陷入技术锁定,遵循路径依赖,成为技术转移地域系统的边缘地区。三是,因外在创新环境剧变,技术转移网络结构可能会出现突变,如早期的三螺旋结构发展到后期多元主体交互的创新生态系统,其功能和类型均会发生明显变化。

总的来讲,技术转移的空间系统演化是众多内生和外生因素综合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多维邻近性、管道—蜂鸣互动、网络结构、本地创新环境、交通网络等等。技术转移网络既与本身通道——蜂鸣联系方式、网络内在结构等网络中机制相关,也与本地创新环境、知识技术基础等网络上机制相关,还与交通基础设施、社会经济联系等网络间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