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郭卫东、徐伟、杜德斌等:美国武器出口的空间格局演化与地缘政治解析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10


摘要:武器贸易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地缘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美国武器出口的时空过程对于把握其地缘政治战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斯德哥尔摩武器贸易数据库,采用依赖性模型、泊松回归和动态定性比较分析(QCA)等方法,深入刻画了2000—2022年美国武器出口的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和地缘政治内涵。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美国最大武器出口国地位稳固,全球武器市场占有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并且地缘军事影响力日益向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扩展;武器出口的产品类型具有多样化特征,军用飞机和导弹等实战型和威慑型的武器是其最主要的出口产品。(2)美国武器出口国主要分布在西欧、中东、东南亚和东亚的欧亚大陆边缘地带,进口国对美国的武器依赖极为明显,体现了美国遏制欧亚大陆出现全球性大国以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的战略意图。(3)石油产量、资源禀赋、政治自由、民主指数、军事同盟、市场规模和军费规模对美国的武器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防务合作通过庇护机制和威慑作用减少了美国的武器出口。(4)美国的武器出口的地缘战略目标主要为控制关键产油国家,以保障美国能源安全;扩大武器市场份额,获取地缘经济利益;强化盟友军事实力,遏制战略竞争对手;维持军贸持续发展,巩固军事同盟关系,核心目的在于意图通过武器贸易对区域地缘安全局势施加影响,通过平衡地区实力来维护自身“全球霸权”。


关键词:地缘战略地缘政治动态QCA武器出口定性比较分析美国


内容要点


本文基于武器贸易的视角,通过2000—2022年美国武器出口及其与进口国的能源、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相关双边关系数据,采用相互依赖模型、泊松回归和动态QCA等方法,深入分析美国武器出口的空间演化和地缘政治内涵。时序特征上,美国武器出口规模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市场占有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并且在全球武器贸易市场上不断蚕食俄罗斯的份额,地缘军事影响力持续向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扩展。产品结构上,美国武器出口的产品类型极为多样,基本上囊括所有武器产品种类,军用飞机和导弹等实战型和威慑型的武器是美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发动机和防空系统等功能型和模块型的产品出口规模较小。空间格局上,美国武器出口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进口国对美国的武器依赖极为明显,并主要集中于西欧、中东、东南亚和东亚的欧亚大陆边缘地带,体现了美国遏制欧亚大陆出现全球性大国以保持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战略意图。

本文立足于组态理论提出能源、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要素的组态效应是解释美国武器出口的地缘政治内涵的有力工具,泊松回归结果表明石油产量、自然资源、民主指数、军事同盟、市场规模和军费规模对美国的武器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政治自由度显示美国倾向与政治自由的国家进行武器贸易。本文还发现美国与进口国的防务合作将产生庇护机制和威慑作用,从而减少美国的武器出口,条件缺失和单一条件的存在不会促进美国的武器出口,民主价值观条件的存在验证了美国武器出口“有组织的虚伪”。美国的武器出口主要服从并服务于其地缘战略的实施,控制关键产油国家,以保障美国能源安全;扩大美国的全球武器市场份额,获取地缘经济利益;强化军事盟友实力,遏制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维持军贸可持续发展,并以武器贸易为抓手巩固军事同盟关系是美国武器出口的主要地缘政治目标,美国的核心目的在于意图通过武器贸易对区域地缘安全局势施加影响,通过平衡地区实力来维护自身全球霸权。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50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