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暨李春芬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 在上海召开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775

由中国地理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由《世界地理研究》编辑部承办的“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论坛暨李春芬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研究员,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成升魁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宋长青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一处处长冷疏影研究员,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林初昇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并参加了会议。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俞立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吉余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主持。



本次论坛的主题旨在弘扬李春芬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推动我国地理学、特别是世界地理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拓展中国的全球视野,发挥地理学科优势,服务中国全球战略,为中国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春芬(1912-1996)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和区域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1940年李春芬先生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于1943年获得加拿大第一个地理学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4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长达60年。全国解放后,他先后于1949年创立浙江大学地理系、1951创立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科(原杭州大学地理系的前身)、1952年创立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等三个地理系(科)。在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26年的时间里,李先生带领全系师生,将华东师大地理系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理系。李先生的研究涉及自然地理、理论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区域地理等学科领域,但尤以世界区域地理的成果最为卓著。他在《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两部专著中提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我国的地理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论文“秘鲁200海里海洋权的地理分析”,科学论证了200海里海洋权的合理性,也为自然地理学如何与人文地理学相结合、区域地理研究如何面向实际等问题树立了典范。作为我国世界地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领导全国地理同仁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卷》、《辞海•世界地理分册》、《世界农业地理丛书》等大型工具书和世界地理基础性研究成果。李春芬先生热爱地理科学事业、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地理学会工作。他不仅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还曾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学地理教材顾问,高等学校理工科教材地理组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理学组成员,为繁荣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研究员做了有关我国“世界地理学科发展”报告,令与会者深受鼓舞。刘燕华指出,世界地理的研究要立足国内需求,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整合国内研究资源,以需求带动学科发展,要定位于国家级在国际问题上的智囊机构,在研究方向上要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围绕世界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争夺、能源及其通道、地理纽带的冲突、跨国水资源分配和流域治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格局、创新及体制机制的竞争、风险及其可控性和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世界地理格局等八个焦点问题上深入研究,形成突破。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成升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倪绍祥教授、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副院长于向东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主任杜德斌教授分别在大会报告上发言。成升魁教授分析了我国地缘政治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介绍了新成立的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目标任务和研究布署。倪绍祥教授总结了李春芬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创新见解,指出李春芬教授提出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于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于向东研究员结合国家开发银行在非洲的项目经验,指出了国外规划实践对具有人文关怀和古典精神的世界地理研究的迫切需求。杜德斌教授从和平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地缘环境和挑战,并相应的提出了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地缘战略。


其他与会专家围绕当前世界热点问题、地缘政治学理论和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做了精彩的报告。江南社会学院陆俊元教授梳理了地缘政治学的理论脉络,并以北极地缘政治分析为例,提出了以行为体为主体的新结构理论视角。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并指出了重构地缘安全策略的必要性以及对应的研究方向。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分析了欧盟区域规划的新思路和全球金融危机下欧盟一体化的前景,并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欧盟在全球地缘政治中角色。西南大学陈俊华副教授总结了中东各国政治格局的新特点,分析了中东新地缘格局下伊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伊核危机的演变趋势。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通过翔实的数据,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新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从政策演化、总体趋势、地理格局、产业分布、进入模式等方面系统的回顾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并在企业、产业、区位和政府层面提出了对外投资的战略思考。中山大学周春山教授分析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战略途径,以及对我国产业格局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南京大学甄峰教授回顾了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非合作的现状特点,指出了非洲地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山西师范大学王国梁教授分析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政治地理背景,以及我国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教授在对国内高校学生上千份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90后一代的地域归属感和世界认知,并从媒体传播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宋长青研究员、香港大学林初昇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白光润教授、西北大学李同昇教授对会议报告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和点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国内外形势为世界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世界地理研究应以此为契机,关注焦点问题,完善学科体系,凝练学科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国际合作,鼓励实地调研,注重一手数据,做出高水平的研究和咨询报告,更好的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由陆大道院士担任学术顾问、刘燕华研究员担任主席、俞立中教授和宋长青研究员担任副主席。论坛将每年举办一次,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两地轮流举行。(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世界地理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