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赴塔吉克斯坦参加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665


2019523日至24日,“无人机与遥感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和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共同主办,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丝路专项和地球大数据专项协办,来自中国、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1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昆明植物所、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水生所、地理所、国科大和华东师范大学,塔吉克斯坦代表来自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紧急情况部、国防部、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委。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黄丽副教授和2018级博士生翟晨阳、卢函和颜子明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合影


会议依托“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重点关注无人机技术在塔吉克斯坦和中亚各国的灾害应急、资源监测、边境巡逻控制和土地调查等领域的应用,旨在促进技术推广并服务于丝绸之路各沿线国家。

会上,黄丽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绿色经济:来自中国企业实践及其绿色转型的证据》的学术报告。她基于背景和现实,指出中国城市在绿色经济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及其对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中亚各国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其次,介绍了中国国家各项绿色法规与创新实践,并对中国当前绿色产业创新的发展特征、实施主体和产业领域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中国不同行业绿色转型主体及其发展路径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城市与区域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作了展望,指出城市的绿色定位有助于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推动新技术、新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引导民众消费转向智能、健康和安全,以及中国绿色经济能最终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黄丽副教授作报告


会议结束后,主办方进行了无人机试飞展示,并组织与会者在塔吉克斯坦进行了短期考察。参会各团队先后造访塔国第二大城市苦盏、丝绸之路重镇彭吉肯特,并参观考察了中科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杜尚别)和彭吉肯特师范学院等机构。


观看无人机试飞展示


参观中亚中心


参观苦盏


锡尔河怀古



撰写:颜子明

审校:黄丽,翟晨阳,卢函

素材:黄丽,翟晨阳,卢函,颜子明





附(参会感言):

黄丽副教授: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山地国家塔吉克斯坦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今天,这个年轻的国家和友善的人民在拉赫蒙总统的领导下,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前夕,百业待兴。因而,响应丝绸之路的倡议,发展、合作、交流、共赢,是中国人民与塔吉克斯坦人民迈向未来的友谊见证和共同愿景,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切入“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共同体的探讨议题,可谓恰逢其时,能参与这样的研究令人备感荣幸。

翟晨阳: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在中亚地区较为落后,但近年来,塔吉克斯坦一直致力于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在本国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并不断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广泛的合作。杜尚别、苦盏和彭吉肯特都是各有特色的美丽城市,此次参会让我感受到了塔吉克斯坦人民的诚挚、友好与热情。愿中塔合作更加全面深化,中塔友谊天长地久。

卢函:这是一次美妙的旅程。我们都初次踏上这个陌生的中亚国家,在塔国花园般的城市中穿梭,随处感受着玫瑰的芳香;在中亚的母亲河——锡尔河畔流连,探寻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记忆;信步五千五百年历史的考古遗址,见证中亚悠久文明的烙印。在塔吉克斯坦,连绵不绝的雪山,繁星点点的夜空,文明交汇的历史,淳朴友好的人民,如波斯文学之父鲁达基笔下的颂诗,平实、明快而欢乐,散发着隽永的芬芳。

颜子明:前人云“知行合一”。塔吉克斯坦虽地处淡水资源短缺的中亚干旱区,实地到访后才发现,作为山地国家,塔国位于三大中亚跨境河流的上游,冰川资源丰富,因此该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高。除了自然水域,塔国还拥有被誉为“塔吉克海”的卡拉库姆水库。水库开工于1953年,浇灌着周边广阔的小麦、水稻、棉花和各类果树种植区,使得该地区一度成为前苏联的农作物重要产区,水库所在的索格特州也因此成为塔国经济最富裕的地方。除灌溉外,水库至今仍承担着重要的航运、发电等水利职能,在塔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地理人,此行令我极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