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重磅发布科创“双百强”榜单!

发布日期:
  作者:  浏览次数: 10

001.gif

华东师大着眼全球创新版图

基于十余年的科研积淀

正式开启全球创新研究网站

www.gisthinktank.com

面向全球发布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100 强指数报告2023》

《中国科技创新中心 100 强指数报告2023》

自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关村需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以来,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历经10年。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世界经济结构。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科技竞争合作战略的制高点。着眼全球创新版图,中国科创中心的发展态势如何?

12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在普陀校区举办2023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论坛暨“全球科创中心 100 强”“中国科创中心100 强”发布会,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130多家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华东师大,共谋科技强国建设之百年大计。

002_1.gif

全球创新研究网站

www.gisthinktank.com

003.jpg

全球创新研究网站开通

会上,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启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钱智,上海市经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余文凯,上海市科技干部管理学院校长王建平,四季教育集团董事长田培庆共同开通启动全球创新研究网站,并见证两份百强报告发布。

004.jpg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致辞

“可以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科技强国。”钱旭红表示,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中国科技创新中心百强

榜单首发

 

杜德斌解读《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100 强指数报告2023》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100 强指数报告2023》沿用了去年的评价体系,从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包括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评价体系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报告的年度可比性,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2023年和2022年的评价结果,来发现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态势。”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杜德斌介绍。同时,为充分了解中国城市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2023年报告评价对象在2022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个中国城市,总体评价城市数量达到了140个。

“中国科创中心100 强”报告为今年首次发布,对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了解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杜德斌介绍道,该报告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充分借鉴“全球报告”构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五力模型”,构建了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新五力模型”,从创新要素集聚、科学研究引领、技术创新策源、产业变革驱动和创新生态营造5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0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全球科技创新

“大三角”格局持续强化

 

测评显示,综合排名全球前100强的科技创新中心中,有95个城市位于欧洲、北美和亚太这三大区域,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2个。

其中,33个在欧洲,30个在北美,32个在亚太。三大区域进入100强的城市数量整体略有增加,表明由北美、欧洲和亚太控制的全球创新“大三角”格局进一步强化。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100 强指数报告2023》显示,来自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稳定在26个,且在前30强中独占12席,前10强更是坐拥4席,旧金山—圣何塞作为全球最为顶尖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毫不动摇,同时其继续保持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这三个维度上的全球领导力。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百强中,来自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是23个,前30强中占据5席,两项指标仅次于美国。北京在全球的综合排名,由2022年的第5上升至第4,超越东京位居亚太地区首位,并继续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这一维度上位居全球首位。上海保持全球第10位置。

报告表明,综合排名前30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北美和亚太分别有13个和9个,欧洲有8个。综合排名前10强方阵中,北美和亚太皆有4个,欧洲仅2个。从2022-2023年的变化来看,欧洲进入前30强的8个城市,有4个城市的排名呈现上升态势,而北美和亚太的科技创新中心除少数位序保持不变和上升外,更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名下降。

该结果表明,高等级科技创新中心依然集中于北美和亚太地区,欧洲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迎来机会窗口期。

 

中国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发展


根据测评结果,北京是中国最为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综合排名全国第1,在创新要素集聚、科学研究引领、技术创新策源和创新生态营造这四个度上也是全国第1。上海在产业变革驱动单项上排名全国第1。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邢和祥认为:“沿海和沿江组成的T字架构是中国科技创新中心成长的两大地带。”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在创新要素集聚、科学研究引领、技术创新策源、产业变革驱动和创新生态营造这五个维度来看,中国科技创新中心,特别是高等级科技创新中心,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

综合排名全国前100的科技创新中心中,有78个位于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前30强中更是有24个位于上述两大地带。

邢和祥解读《中国科技创新中心 100 强指数报告2023》

城市群是中国科技创新中心成长的核心空间载体,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中国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集中在19个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

综合排名前100强中有96个城市分布于大城市群地区,其中45个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进前10强,合肥、无锡、宁波和常州进入前30强;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进入10强,天津和石家庄进入前30强;珠三角城市群中深圳和广州进入前10强,佛山进入前30强。

值得关注的是,胡焕庸线也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分界线,东西两侧科技创新发展极不平衡。以胡焕庸线为界,综合排名前100强的城市中,仅有兰州(第40)、乌鲁木齐(第43)、银川(第67)、呼和浩特(第72)、包头(第79)五个城市处于胡焕庸线以西,其余的95个城市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而综合排名前30强科技创新中心,更是全部位于胡焕庸线东侧。

 

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发展

呈现“雁阵集群”效应

 

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支撑。统筹推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统筹推进中国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抓手。测评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6个城市进入全球前100强,其中上海和杭州进入全球前30强。

报告显示,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呈现出明显“雁阵集群”效应。长三角地区有28个城市进入中国前100强,其中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进入前十,处于第一方阵;合肥、无锡、宁波和常州进入前30,位列第二方阵;徐州、南通、温州、嘉兴、绍兴、芜湖、镇江、湖州进入前50,位列第三方阵;扬州、泰州、金华、盐城、连云港、台州、滁州、蚌埠、宿迁、淮安、衢州、马鞍山进入前100,位列第四方阵。

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和开放优势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在产业变革控制力上位居全国第1。在创新产业集群上,上海拥有5个国家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和20个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皆位居全国第1。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科创办上市企业数量和大科学装置数量也皆位居全国第1。此外,作为风险资本的汇聚地和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网络的核心枢纽,上海吸引了全国规模最高的风险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

报告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已展现出不同的优势。杭州和苏州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创业活力。如杭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近两万五千家,远高于其他城市,位居全国第1;苏州的众创空间数量高达260多家,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2。南京在创新生态营造上颇具优势。2023GISC100测评结果显示,南京凭借其优越的产学研合作表现在创新生态营造力上位居全国第4,在长三角地区位居第1。合肥和芜湖在研发投入强度上高居全国前两位。合肥和芜湖的研发投入强度均在13%以上,远高于其他城市。

对此,华东师大校友、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查志强表示:“华东师大的这两份报告基于十余年的科研积淀,聚焦科创主赛道长期跟踪,对科创新中心的发展现状揭示得非常精准,对开展智库研究、相关政府部门推进工作都有很好的启发,希望报告能持续推下去。”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交叉前沿,专门从事科技创新战略和地缘安全战略的研究机构。研究院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整合了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资源,组建了由院士领衔的超学科研究团队,聚焦全球创新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持续而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在参与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顶层设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0多份报告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1PffXSR1Lj59KF1VP0ylA